高血壓
診斷
分期 | 收縮壓 | 舒張壓 |
---|---|---|
正常 | <120 | <80 |
前期 | 120~139 | 80~89 |
第一期 | 140~159 | 90~99 |
第二期 | 160~179 | 100~109 |
第三期 | ≧180 | ≧110 |
症狀
- 循環系症狀:頭痛、頭重感、暈眩、失眠、耳鳴、肩頸僵硬、視力模糊
- 心臟症狀:悸動、胸部壓迫感
- 腎臟症狀:高血壓進行結果會有尿蛋白,表示腎臟機能障礙水腫出現
治療
- 生活指導
(1)睡眠充足,減少壓力
(2)養成清淡口味之飲食習慣
(3)適度運動,但是有腎臟合併症時應限制運動量
(4)避免環境溫度之極端變化 - 藥物治療
(1)鎮靜劑(必要時使用)
(2)降壓劑 - 飲食治療
(1)低鈉、低油、低脂飲食
(2)預防或治療防胖(維持標準體重)
(3)對逐漸形成之高血症,糖尿病等合併症,同時進行飲食治療
高血壓八誡
- 禁煙酒、防便秘
- 不要吃的太飽約8分飽
- 定期看醫生檢查血壓,最好自己學會量血壓
- 維持輕鬆的心情,凡事不急不燥,心平氣和
- 吃低鹽飲食者,菜中放的鹽巴量減少原來的一半
- 按照醫師指示按時吃藥,不可自己增減要量或自行停藥
- 保持正常體重,做適量運動,如體操、瑜珈、散步、身腰等需持續不間斷
- 少吃內臟類、豬油等高脂肪食物,炒菜改用沙拉油,可適量吃瘦肉、豆腐等
糖尿病
據統計台灣地區約有八十至一百萬個糖尿病病人,而四十歲以上人口中每一百人約有九位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; 加上近年來經濟繁榮,國人吃的豐盛、缺乏運動、體重增加,使得糖尿病患有日漸增加的趨勢。而糖尿病也高居 國人十大死因之第五位,所以糖尿病的預防與控制是不容忽視的。
多數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及罹病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,流行病學的證據顯示,規則運動與強健體能可使一般人的心血管疾病減少, 同時也可減少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生隨著壽命延長,老年人的糖尿病發生率增加,糖尿病併發症的人數也增加,因此運動顯得更加重要。
糖尿病目前雖然還是一種不能根治的疾病,但只要依循醫護人員的指導,適當的維持運動及控制飲食,血糖便可以控制在理想標準,病情得以控制且正常工作及擁有愉快的生活,並預防及延緩併發症發生
究竟運動對糖尿病有什麼好處呢
- 改善心肺功能,增進體能
- 促進體重減輕,維持理想體重
- 有助於血糖的控制
- 降低冠狀動脈及心臟病之危險因子
- 加強病患的自信心及減少心理壓力
糖尿病人運動固然重要,但運動前的計劃及注意事項是不容忽略的,以免運動時發生問題,然而須注意些什麼呢?
- 運動前須評估:眼底變化、心電圖、血糖、是否有現存之血管及神經併發症、潛在性心臟病
- 運動的種類:眼選擇能增加肌肉使用氧氣,以迎合其能量需求的有氧運動為佳;建議散步、快走、慢跑、有氧舞蹈、游泳、騎腳踏車等;避免舉重、伏地挺身、仰臥起坐
- 運動的最佳時間:眼最好是飯後一至二小時之間,並避開藥效尖峰時間及空腹時段
4.運動時應注意:
(1)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,且運動時隨身攜帶糖片及識別卡
(2)運動時需穿著布鞋及襪子,絕對避免赤腳運動
(3)熟悉自己的身體狀況,老年人或有慢性併發症的患者最好能有人陪伴
(4)血糖高於250mg/dl,及低於80 mg/dl時應暫停運動,運動前後測血糖
(5)剛發生低血糖後、感冒發燒、血壓不穩定時應暫時停止運動
(6)天氣過冷、過熱、霧天、雨天時,不宜做室外運動
(7)額外的運動應增加飲食量
(8)運動部位與胰島素注射部位應避開,且避免在胰島素降血糖效果最高峰的時段運動;短效為注射後二至四小時,中效為注射後六至十小時
(9)有眼睛病變、腎臟病變、神經病變,或曾有中風、高血壓、心臟病者,不適合做激烈運動,且應先與醫護人員討論評估體能後再考慮如何執行運動計畫
(10)老年人運動須注意:運動速度以慢至中速為宜,動作以簡單為原則
(11)肥胖者要達到減重的效果,須每天運動至少四十五分鐘以上,且以中強度(最大心跳速率之60~75 %)的運動為主,但應避免慢跑以免增加膝蓋之負荷
有效的運動
- 最好能每天或每隔一天運動一次,每週至少三次,以期達到降血糖的效果
- 每次運動應包括暖身(五至十分鐘)、運動(二十至六十分鐘)、緩和(五至十分鐘)三步驟
- 運動強度應達到最大心跳速率的60~85 %為原則。即每次做到達(220-年齡)×60~85 %的脈搏速率,但是以心臟能負荷的程度為前提,請勿勉強
PS:建議從低強度(最大心跳之 50~60 %)做起逐漸增加強度至維持訓練強度『(最大心跳–靜止時心跳)× 0.6+靜止時心跳』
痛風
痛風的發生是因體內的普林代謝異常,導致高尿酸血症,而使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腔內, 造成關節腫脹和變形。
何謂高尿酸血症?
普林是體內遺傳物質上的一種含氮物質,普林可來自於身體自行合成、身體組織的分解及 富含核蛋白的食物;普林經由肝臟代謝形成尿酸,最後由腎臟將尿酸排出體外。當男性每 100毫升血液中的尿酸值在7毫克以上,女生在6毫克以上時,便稱為高尿酸血症。
可能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原因
- 攝取富含普林或導致普林合成增加的食物
- 尿酸的合成增加
- 腎臟排除尿酸受阻
- 腸道排除尿酸受阻
長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引起
痛風性關節炎、腎臟病、尿路結石,並常併有高脂血症、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
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有什麼關係?
據文獻報告:罹患痛風的機率,隨著血液中尿酸濃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加
痛風的臨床徵狀分為四個階段
- 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
- 急性痛風
- 不發作期
- 慢性痛風關節炎
誘發急性痛風的因素有
外傷、飲酒、手術、暴飲暴食、出血、感染、放射線治療、藥物或饑餓等
避免痛風的方法
- 維持理想體重理想體重可以下列公式計算:理想體重(公斤)=身高(公尺)×身高(公尺)×22
- 若體重超過理想值的10%時,應慢慢減輕,每月以減重1~2公斤為宜,但不宜於急性發病期減輕體重。
- 不過量攝取蛋白質。正常情形下,每人每天每公斤理想體重以攝取1公克蛋白質為宜。
- 急性發病期間,應儘量選擇普林含量低的食物如:蛋類、奶類、米、麥、甘薯、葉菜類、瓜類、蔬菜及各式水果,蛋白質最好完全由蛋類、奶類供應。非急性發病期,則應力求飲食均衡,並避免食用普林含量過高的食物。
- 烹調時用油要適量。少吃油炸食物,避免經常外食。
- 黃豆及其製品(如:豆腐、豆干、豆漿、味噌、醬油、豆芽等),雖含較高量的普林,但因普林的種類與肉類不同,故於非急性發病期,仍可適量攝取。
- 避免攝食肉湯或肉汁(因為經過長時間烹調的肉湯或肉汁,通常含有大量溶出的普林)。
- 食慾不佳時,須注意補充含糖液體,以避免身體組織快速分解,誘發痛風。
- 多喝水。
- 避免喝酒(空腹飲酒易引起急性發作)、避免暴飲暴食。
普林含量高的食物
- (每100公克下列食物含150-1000毫克普林,應儘量避免食用) 1.發芽豆類、黃豆
- 雞肝、雞腸、鴨肝、豬肝、豬小腸、牛肝等
- 白鯧魚、鰱魚、虱目魚、吳郭魚、四破魚、白帶魚、烏魚、魩仔魚、 鯊魚、海鰻、 沙丁魚等
- 小管、草蝦、牡蠣、蛤蜊、蚌蛤、干貝等
- 小魚干、扁魚干
- 豆苗、黃豆芽、蘆筍
- 紫菜、香菇
- 肉汁、濃肉湯(汁)、雞精等